陳立書醫師: 2024-01-07 WFU

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

醫病還是醫人?

醫病還是醫人?

作者:陳立書




[自律神經失調]

上一次聽到自律神經失調,是父母親的一位好友,飽受胃食道逆流所苦,飲食、藥物、作息、姿勢都試著調整過了,然後醫師說她是自律神經失調,無藥可醫。

在門診,一位病患,胃食道逆流,也說了她有自律神經失調。

患者:「我有自律神經失調,可能是這樣的緣故吧。那麼除了藥物,我應該要做些甚麼來改善這些症狀呢?」

我:「你從哪裡知道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呢?」

患者:「之前開完刀,然後媽媽又過世,壓力很大,那陣子身體狀況很差。有間診所專門做這個,高級自費項目,用儀器檢測。檢測完就說我有自律神經失調,然後推薦我很多健康食品,因為實在是太多,我其實也吃不完。後來想再去,可能診所成本很高吧,發現已經收掉了。」

我:「吃了那些健康食品身體覺得如何呢?」

患者:「其實沒甚麼改變。」

我:沉默六秒「其實,身體剛開完刀,又遇到家裡有重大變故,任何人都會在這樣的壓力下影響健康,身體的功能也會受影響,會胃食道逆流也是很合理的。在身體不舒服時,有人提出一些說法推薦一些健康食品,當下想去試試也是很合理的。如果給自己多一些時間,讓時間去療癒這些壓力和情緒,可能胃食道逆流也會少發作了。現在妳的身體其實沒有甚麼重大的異常,就接受這樣的身體,不去急著做些甚麼是可以的。」

在追求六分鐘看一位病人以衝高績效的醫學中心,有些想做但沒做的事...


[患者醫師惡性循環]

「我這樣痛已經很久了,我想做檢查!」

「我已經看過很多醫師、做過很多檢查,能不能拜託開個有效的藥!」

當患者因為慢性上腹痛這類的病痛(illness)帶著焦慮來到門診,醫師面臨當下與患者互動的情境,若聚焦在診斷特定疾病(disease)或是滿足患者想排除其他疾病的焦慮,便安排轉診、檢查、藥物、補充品、甚至是手術,醫師給的檢查建議,從抽血到侵入性檢查,治療嘗試不論是吃進身體的,從健保藥物到自費補充品,甚至是身體接受的,從按摩到侵入性手術,如果患者對療效感到失望,這樣的失敗經驗會改變患者對自身病情與醫療的認知,當過多檢查導致身心負擔、發生併發症或是造成患者經濟負擔,患者對醫師的處置不滿意、對病情感到悲觀、不知該如何面對病情而生的失控感,如果進一步惡化症狀,將會形成惡性循環。

破除惡性循環的關鍵四問:

「你覺得你的症狀跟甚麼有關?」

「你來看我的原因是?」

「你覺得什麼樣的治療適合你?」

「面對你的病情,什麼是你最害怕的?」

然後用更多的開放性問題來了解病情的來龍去脈(illness narrative)。


[讓人真正活著]

當懷疑與懼怕佔據內心,即使臨床症狀、客觀數據已經改善,和患者說明病情已經好轉可以出院,患者仍覺得尚未痊癒,「出院後會不會再復發?」,「還有一點不舒服,這樣出院安全嗎?」,患者似乎永遠不曾好起來。

面對慢性病痛,若一心想從疾病中回復,回到未曾生病的健康狀態,一心念著千萬不要遺留後遺症,對身體懷抱著懷疑與懼怕,這其實是逃離生命的本質。肉身終將消亡,每一次病發入院如同肉身與靈魂的對話,如果不願直面,仍妄想肉身永生,便無法從痛苦中解脫,無法真正活著。醫治患者,不只是提供醫學知識做出正確診斷給予適當治療,還得呈現面臨疾病未知時的泰然。也只有在死亡真正到來之前面臨死亡,才能真正活著,注重生命品質地帶病而活。

預防醫學、治未病的觀念,讓人對身體未來罹病產生想像與焦慮,焦慮使得身體承受壓力,影響睡眠、降低免疫力,在服用健康食品後,說服自己已經朝健康邁進,焦慮減輕,作息穩定,達到安慰劑效果。何不接受當下此刻就是最美好的樣子,然後擁抱身體的一切感受,將焦慮輕輕安置在身旁。


[你的病不是你的病]

慢性病,不會根治的病,不會好的病,好了後可能復發的病。

「為什麼這個病會發生在我身上?」,「為什麼這個病現在會惡化?」,是慢性病患者最常在意的問題。難道真的是心理治療治好他中年才發作的氣喘?還是婚姻諮商與工作改變,讓患者壓力減輕,胃食道逆流減緩,因此不再支氣管收縮?這暗示了,不單是患者或家屬對於疾病解釋不同,不同專科醫師的解釋模式也不同。如果患者帶著身體慢性病痛去告訴精神科醫師,八成會得到一個精神科疾病診斷。而如果是去看腸胃科醫師,則可能會得到胃食道逆流。胸腔科醫師則或許認為是因為環境過敏原消失所以氣喘改善。

仔細地了解患者內心的想法是重要的。當醫師向患者詢問:「你是否有些情緒上的問題或壓力?」患者可能因為文化背景或成長背景緣故,比如說小時候在家庭內的情緒議題沒有得到承認或照顧,或在家庭外聽聞精神疾患會被抓去病院關起來,而否認有這樣的情況,並且認定自己的情緒或壓力與身體症狀並無關聯。甚至有些時候,悲傷並不被允許。自然流產或選擇墮胎這樣被褫奪的悲傷,可能會讓流產的婦女自責或責怪伴侶,在社會文化普遍不接納的情況下,被延宕與深埋的悲傷會造成身體症狀。

慢性疼痛可能與心理糾結有關,若社會文化對個人的期待是拉扯的,可能令人深陷束縛。

當代人面臨的社會與個人拉扯,既要求追求個人自由與事業成功,也要求照顧家庭與教養後代。想要兼顧這價值觀迥異的兩個面向,很難相信有人能做到。前一小時還在分秒必爭地奮鬥工作,後一小時就平靜安穩地與家人身心同在;前一刻還在與文化背景相異的人交際溝通,下一刻就同理共感孩子在身心發展里程所遭遇的挫折。難道身心切換像是機器般精準,也已是當代人生存所必須的嗎?

個人與社會的拉扯,對於患者便成為雙重束縛。既要求患者要努力面對與主動積極控制病情,但當病情急性惡化時,在急診室的患者很少能夠參與治療決策,也只能被動接受醫療人員的治療。前一個禮拜還想著怎麼和身體和平相處,而今天就必須坦然接受所有會放進身體的管子和藥物。難道克服因缺乏醫療專業知識而產生那力有未逮的內疚,也應是當代人生命的智慧嗎?

難道還不四分五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