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立書醫師: 【上腹脹】,脹氣?原因是什麼?怎麼辦? WFU

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

【上腹脹】,脹氣?原因是什麼?怎麼辦?

【上腹脹】,脹氣?原因是什麼?怎麼辦?

作者:陳立書



目錄

1. 關於【上腹脹】,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! 
3. 上腹脹是如何產生的?
4. 上腹脹有哪些原因?


先直接把重點告訴大家,關於【上腹脹】,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。


1. 關於【上腹脹】,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!

a. 上腹脹如果合併頭暈或體重減輕,應該做抽血胃鏡檢查。

b. 上腹脹如果合併腹瀉,應該做大腸鏡檢查。

c. 長期腹脹,需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。

d. 非藥物治療有:調整飲食、多活動身體、規律作息、益生菌。

e. 預防方式有:細嚼慢嚥、根除幽門桿菌、戒菸戒酒、正念減壓。


2. 上腹脹是什麼?

上腹脹是一種簡單的說法,如果把它分得詳細一點,用國際通用的標準來說,根據羅馬準則IV(Rome IV Criteria),可以留意是否有以下這些情況:

a. 吃完飯後覺得脹(Postprandial Fullness)。

b. 吃沒幾口就覺得飽(Early Satiety)。


其他還有:

c. 上腹部像吹氣球那樣鼓出來(Abdominal Distension)。

d. 上腹部脹氣,一直打嗝(Belching)。

e. 上腹部悶脹,不是痛,但持續有不舒服的感覺。


3. 上腹脹是如何產生的?

上腹脹,可能是由一系列的原因,環環相扣造成,常見如下:

a. 腸道中的細菌製造出太多氣體,包括甲烷(CH4)、氫氣(H2)、二氧化碳(CO2)。

b. 腸道蠕動異常,導致局部脹氣。

c. 便秘,導致氣體出不去。

d. 神經敏感,常見於腸躁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 IBS)患者,會對於胃、腸被拉扯的感覺較為敏銳。


4. 上腹脹有哪些原因?

a. 最常見的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(Functional Dyspepsia)。

當腹脹反覆發生3個月,做了胃鏡,而且沒有發現明顯病灶,就符合羅馬診斷準則,可以確定是功能性消化不良。

b. 胃發炎、胃輕癱、胃出口阻塞。胃的問題,可以透過胃鏡檢查出來。

c. 肝臟腫瘤、腹水、膽結石。超音波可以檢查出來。

d. 飲食因素:乳糖不耐症、果糖不耐症、麩質過敏。

e. 便秘。

f. 腸躁症(IBS)。

g.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(SIBO)。


5. 上腹脹需要做檢查嗎?

a. 如果合併頭暈或體重減輕,要懷疑貧血和吸收不良,應該做抽血和胃鏡檢查。

b. 如果合併腹瀉,應該做大腸鏡檢查。

c. 長期腹脹,需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。

d. 如果合併噁心嘔吐,應該做胃排空檢查(GES)。


6. 上腹脹有哪些非藥物治療?

a. 調整飲食:避開會在大腸內發酵的成分,例如:乳製品、果糖、膳食纖維和山梨糖醇。

b. 多活動身體:能促進胃腸蠕動。

c. 規律作息

d. 益生菌:挑選時注意成分標示,看是否添加藥物。


7. 上腹脹有哪些藥物治療?

a. 胃酸抑制藥物:氫離子幫浦阻斷劑(PPI)、H2接受器拮抗劑。

b. 促進腸胃蠕動藥物:Mosapride、Domperidone。

c. 三環抗憂鬱劑(TCA):可以用來治療功能性腹脹。

d. 緩解痙攣藥物:可以用來治療腸躁症,但可能會讓腹脹變嚴重,不建議常常使用。

e. 瀉藥:治療便秘。


8. 上腹脹要怎麼預防?

a. 吃東西時,如果吞下太多空氣,容易造成一直打嗝。

專心吃東西,細嚼慢嚥,可以預防。

b. 家人如果有幽門桿菌感染,可能會互相傳染,應一同進行殺菌治療。

c. 吃太酸、太辣,抽菸、喝酒,容易造成胃黏膜受損。 

d. 熬夜、壓力、焦慮,會讓胃黏膜保護層分泌減少,容易引發胃發炎。

e. 小心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NSAID),這類止痛藥容易造成胃黏膜受損。




參考資料:

Gastroenterol Hepatol (N Y). 2011 Nov; 7(11): 729–73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