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男人,想哭的時候,怎麼辦?
作者:陳立書
成年人也有情緒,但似乎不太任其流動。在我身上,沒有流動的情緒並沒有消失,可能下次地震時仍會火山爆發。
當孩子崩潰大哭著,成年人對著三歲的孩子說:「不要哭,用說的,不然我聽不懂妳要甚麼。」
非暴力溝通的語句是:「我看到妳在哭,我知道妳很難過很生氣,我很想幫妳,但我不知道妳想要甚麼,可以請妳說說看妳想要甚麼嗎?」
孩子在情緒流動時,是與理智腦失聯的表徵,如果她是一個在情緒來臨時會哭得唏哩嘩啦的孩子,她也不大可能突然收起眼淚,冷靜地提出她的需求。
成年人也曾是孩子,當我翻著舊相本,照片中的我們也曾經笑得沒有保留,不在乎牙齦有沒有露出來,也曾經哭得沒有保留,不在乎眼淚鼻涕在嘴裡是鹹還是苦,如果成長為大人代表情緒流動已是奢侈,我們還需要這麼著急要孩子趕快成熟嗎?如果成熟是需要抿著嘴忍住淚水,然後夜裡輾轉難眠,我寧願當個孩子,而不是表裡不一、身心靈失聯的成年人。
母親說我小時候不好帶,總是夜哭,半夜抱我在巷口散步,哭泣聲一小時都停不下來。從我有印象的小時候,我很容易哭泣,淚水沒辦法因為大人的話語停下來。
國小時,容易哭泣會引來訕笑。記得一次因為同桌的女同學對我的誤會罵了我,我難過流著淚,也沒有解釋,直到她生氣地說:「你哭什麼哭阿!」我才嚇得像是辯解地解釋。
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有一個觀點在我腦中:想得到的東西需要靠堅毅忍耐獲得。求學過程我壓抑情緒,忍住淚水,喜不作聲,抵抗慾望。我把這視為自制的能力,把求學當作人生的修行,唯有堅毅忍耐才能得道。直到階段性任務達成後我才漸漸將自己鬆綁。
女兒每次哭著討東西時,我一邊感受她們需要被照顧的脆弱,同時我也評價她們的哭泣。晚餐時,女兒水餃剩了兩顆說吃不下,和我討飲料喝,她哭著哀求,我腦袋中的聲音說:「想得到的東西需要靠堅毅忍耐獲得。」,我要求女兒:「再吃下一顆,我就裝飲料給妳。」
在一次和妻子的口角中,當我將自己完全鬆綁、徹底坦誠,誠實面對自己,臣服在內心的情緒時,眼淚根本停不下來。邊哭泣我邊忍不住想笑而笑出聲,為了一件難過的事哭泣,笑那只是一件小事,為那忍住淚水的故作堅強哭泣,笑這戲劇性的過程。邊哭邊笑出聲,笑這個身體和心靈的荒謬。我聽見自己的笑聲,但那聲音聽起來是不折不扣的哀號痛哭。